同行1800多公里,跟着货车司机跑长途(人民眼·货车司机
图①:山西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兴荣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货车整装待发。资料图片 图②:司机王勇平驾驶货车行驶在
“将D型网的金属边框开口方向逆着水流来向放入河底表面,用脚翻搅起金属边框前面河底的石头,再用D型网网兜尽可能多地进行收集,藏在石头底下的底栖动物就会顺着江水进入网中。”距离四川甘孜州呷拉乡数公里外,在雅砻江中游的水生态调查点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高欣向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跟组成员们讲解着河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时的注意事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后称《评分细则》),将以2022年—2024年在长江流域开展的水生态考核试点工作数据,确定考核基数,预计在2025年开展第一次考核。高欣和他所在的团队主要负责四川省河流和重庆市嘉陵江水生态监测采集和记录工作,为长江水生态考核试点工作收集基础数据。
雅砻江水生态监测采集点。邢彭摄
52个点位,8000多公里采集水生态样本156个
一踢一搅一收,生物样本夹杂着底泥和碎石一起被顺利地取了上来后还需要经过60目的不锈钢网筛过滤,进行初洗和筛选等流程。“有扁蜉,有钩虾。”高欣激动地说,“与秋冬季相比,春夏季江水里的底栖动物更丰富多样,这些‘小精灵’是江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生物,对所在底质、水质、生境等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并且底栖动物处于食物网的中间环节,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被广泛用于江河水生态健康的评价。”
高原上的水生态监测采样工作听起来简单,但实际困难重重。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点位的设置,综合考虑了调查区域的生境组成,并代表流域内主要水体水生态状况,采样点位位置避开污染源的直接影响。因此,四川省内雅砻江和金沙江的监测点位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而且相对分散,相隔远的两个点位要300多公里,最近的也超过100公里,驾车把所有点位都采集到要行驶超过8000公里的路程。
水生态监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完成采样工作,这考验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监测小组的能力。不仅要克服天气、道路、高原反应等困难,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在第一次来雅砻江的一个监测点位时,由于不熟悉路况,跟着点位的地理坐标导航,走着走着就没了路,最后只能边走边问当地藏民老乡,从驻地到点位开车到达监测点位就用了7多个小时,而且一路上都伴有落石塌方,落下的碎石很尖锐,还未到达点位,车的轮胎由于长时间磨损被划破,监测小组只能现场开展自救更换备胎,然后继续前行完成当天监测任务。”高欣回忆起第一次来雅砻江江域采样时说道。
2022年5月,监测小组在雅砻江江边现场更换被扎漏的轮胎。
像高欣一样来到高原参与到水生态监测工作的队员共有4位,他们对四川省内49个监测点和重庆市内3个监测点逐一采样,经历20余天的连续工作,共采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浮游动物和着生藻类样本共156个。“没有这些样本,后期很难合理确定考核基准值。”高欣回想起一路以来水生态监测工作,仍十分感慨。
统一技术标准,确保监测数据质量的“生命线”
做好水生态监测样本的采集光靠“脚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保证操作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从而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经纬度,通过专业的导航软件到达指定点位。其次,现场对生境进行研判,决定在多长的河段范围之内选用何种工具开展大型底栖动物的监测。生境类型的确定需要综合流速、水深、底质类型(泥沙、卵石、枯木、草丛等)等进行判断,不同的类型需要选对合适的采集工具。再次,现场对采集到的生物样品(定量、半定量、定性样品)进行‘无遗漏’地挑拣并复核。另外,还需通过专用手机APP对现场的生境、样品采集的类型和保存方式等进行记录。最后,打印样品标识码,清点样品并妥善保存。”高欣现场向记者介绍了如何科学开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工作。
高欣正在讲解如何做好水生态监测。 邢彭摄
在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工作开展之初,我国就建设运行了共享共用的水生态监测评价数据平台,目前基本实现了任务下达、采样、现场监测、样品流转、实验室分析、监督检查、数据报送审核、状况评估等全过程的在线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监测过程的规范性和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水生态监测不仅有通信技术手段的加持,还有“操作指南”的保障。随着对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逐渐深入,也对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据了解,早在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环保局就组织编制了《水生生物监测手册》,规范了生物监测方法、评价方法和分类技术等要求。为进一步完善水生生物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生态环境部还印发了《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质控方案(试行)》和《水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要求》,进一步明确从采样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质量控制要点,规范内部质控和外部监督检查要求。
此外,监测人员的质控意识同样重要。高欣告诉记者,为了尽可能全面地监测到调查河段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保证数据质量,工作组成员往往需要沿河岸带徒步走500米-1000米的距离,就是为了监测到每种生境,为水生态考核基数确定提供客观的监测数据,也是为了后续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措施提供依据。
强化协同合作,推动水生态监测常态化
“以前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水环境的污染治理展开的。近年来我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总体水质由良好转为优。我们的工作重心也朝着‘三水’统筹、系统治理的方向发生了转变,由于之前都没有过做水生态监测操作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在听到要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就犯了难。”四川省成都市生态监测队伍邓宇告诉记者。
为解决地方监测人员的技术难题,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组建四川省成都市生态监测队伍,并举办了2023年四川省生态质量样地地面监测和水生态监测培训班,邀请中国环科院高欣和他的团队开展水生态监测技术示范,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场实训,监测队伍人员2人一队跟组进行实地操作练习。在加强四川省监测人员技术能力的同时,也为后续国家监测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本次跟着中国环科院的专家团队进组学习,高欣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围绕各生物类群的监测技术要求,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为大家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并通过现场水生生物采样和镜检等实操训练,加深了对水生态监测方案及工作重点的理解,提升了对水生态监测基础知识的认知,提高了相关监测工作的现场调查、采样、质量控制等工作的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为我们今后开展实地水生态现场监测工作提供了帮助。”邓宇说。
通过跟组协作不仅给四川省成都市生态监测队伍带来了水生态监测技术,还为四川省水生态监测现场踏勘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不仅积累了监测点位的基础信息、了解监测点位现场周边环境,熟悉涉水区域和监测路线,还细化了现场监测设备工具,根据现场情况精细化有针对性调整监测器具。为四川省今后进一步优化细化监测方案,实现水生态监测常态化,提供了双重保障。
“川西高原上的地理环境恶劣、路况复杂、天气多变,同时还要克服高原反应,对我们水生态监测的工作人员是一种考验。但是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能为国家和生态环境部门了解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提供基础数据。”高欣告诉记者,在监测的过程中,跟地方环境监测部门的同事们多进行技术上的沟通交流,把一线的数据全面、准确、及时地提供给生态环境部门,对于后续的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完善水生生物监测质量管理、统筹各方监测力量,构建多部门协作的立体监测体系和为其他流域水生态监测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来 源:中国环境
标签:
图①:山西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兴荣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货车整装待发。资料图片 图②:司机王勇平驾驶货车行驶在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过程,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科技创新,成为中国冰雪运动前进道路上嘹亮的号角。在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
游客在银川市黄河横城旅游度假区观看花灯展(2月5日摄)。春节假期,“2022黄河横城冰雪彩灯艺术节”在宁夏银川市
新华社香港2月6日电题:狮子山下的舞狮人新华社记者韦骅“左眼精,右眼灵,红光万象,富贵繁荣!”“口食八方财,
正在进行围封或强制检测的葵涌邨居民在登记(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新华社香港2月6日电 题:凝聚香港社会共克时艰
2月6日,航拍青海省西宁市雪后美景。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月5日至6日,青海迎来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古城西宁银装
[ 相关新闻 ]